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TMN 財經編輯部報導
2025年4月,美元指數(DXY)跌破100,為2023年7月以來首次,震驚全球外匯市場。美國關稅政策的反覆調整與貿易逆差收縮,導致美元供給減少,投資者信心動搖。資金從美國市場外流,推升避險貨幣需求,美元指數自年初高點累跌近8%,市場波動加劇,成為財經焦點。
歐元區作為美國資產的最大持有者,成為這波美元疲軟的主要受益者。EUR/USD匯率從1.03攀升至1.13,創2022年2月以來新高,單週漲幅達3.2%。歐洲央行(ECB)2024年報告顯示,歐元區持有美國資產總值超過8兆美元,資金從美股與美債轉向歐股,推動歐元在歐洲交易時段快速上行,顯示本土投資者的強勁信心。
川普政府試圖透過縮減貿易逆差重振美國製造業,卻意外加速了全球去美元化進程。過去,美國透過貿易逆差輸出美元,全球央行回購美債與美股,形成美元霸權閉環。然而,美國商務部2024年數據顯示,貿易逆差從2022年的9710億美元降至2024年的7800億美元,美元流動性收緊,引發美債與美股同步下跌,市場開始重新評估美元的長期角色。
相較於歐元的強勢,人民幣在關稅風暴中保持相對穩定。中國人民銀行透過中間價調控與離岸市場資金寬鬆,維持USD/CNY在7.3附近波動。EUR/CNY則從7.5暴漲至8.3,創十年新高,顯示人民幣對非美元貨幣的競爭力增強。國際貨幣基金(IMF)2024年報告指出,中國對非美國家出口成長5.6%,部分抵消了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。
美元指數下跌打破了傳統貨幣相關性,EUR/USD與USD/CNY不再呈現負相關,甚至偶爾同漲同跌。彭博數據顯示,外匯市場波動率(VIX)升至2023年來高點,高槓桿交易策略如美元兌日元套利交易面臨平倉壓力。同時,美債市場的基差交易受挫,顯示資金正從高風險資產轉向歐元與日元等避險貨幣,市場進入資金大輪動階段。
美元指數跌破100不僅是短期波動,更揭示了全球貨幣格局的潛在轉變。國際清算銀行(BIS)2024年三年度外匯調查顯示,美元在全球外匯交易中的占比從2022年的88%降至86%,而歐元占比升至31.7%,反映去美元化的結構性趨勢。IMF 2025年貨幣展望預測,若貿易逆差持續收縮,美元指數可能在2026年前進一步跌至95,EUR/USD則有望挑戰1.20。
從財經視角看,美元疲軟對新興市場與歐洲經濟形成雙刃劍。根據歐盟執委會於2024年發布的經濟預測,歐元區經濟成長率2025年預可達1.3%,2026年可達1.6%。受惠於出口競爭力提升,但新興市場因美元債務壓力可能面臨資本外流風險。同時,人民幣的穩定表現顯示中國在貨幣政策上的靈活性,這可能吸引更多非美投資者增持人民幣資產。
TMN編輯部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歐元區的經濟數據,如德國ZEW經濟景氣指數,以判斷歐元升值的持續性。對於外匯交易者,可考慮短線做多EUR/USD,目標看向1.15,但需設置止損以防波動風險。長期投資者可增持歐洲股票ETF,如iShares MSCI Eurozone ETF(EZU),以捕捉歐股復甦紅利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