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ysical Address
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
輝達因美國限制H20晶片輸中,認列55億美元損失,股價盤後重挫6%!

輝達H20晶片遭美管制 55億美元損失震撼市場

TMN 財經編輯部報導

輝達H20晶片遭嚴格管制

2025年4月15日,AI晶片龍頭輝達(NVIDIA)宣布,因美國政府限制H20晶片出口至中國,預計於5月28日公布的2026財年第一季財報將認列55億美元(約新台幣1788億元)損失。此消息導致輝達股價在盤後交易重挫6%,報101.035美元(依據最新實時數據,優先於其他來源)。美國商務部以H20可能被用於中國軍用超級電腦為由,於4月9日要求輝達取得出口許可,並於4月14日確認此限制「無限期」生效,震撼全球科技與財經市場。

美中科技戰的核心戰場

H20晶片是輝達為符合美國出口規範,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AI晶片,雖運算能力低於H100,但其高速記憶體連接與推論性能使其在中國AI產業備受青睐。路透社2月報導,騰訊、阿里巴巴與字節跳動等中國科技巨頭,因新創DeepSeek的低成本AI模型需求激增,大量訂購H20晶片,2025年第一季訂單達180億美元。然而,美國擔憂H20被用於超級電腦,進一步收緊管制,輝達因此面臨庫存、採購承諾與儲備相關的55億美元損失。

財經市場的連鎖效應

輝達股價受此消息衝擊,盤後交易下跌6%,盤中更跌至100.932美元(截至4月16日15:00,實時數據)。彭博社指出,中國市場占輝達2024年營收13%(約170億美元),是其第四大市場,僅次於美國、新加坡與台灣。H20管制不僅影響輝達短期財務,更對其中國市場戰略造成重創。分析師Dan Ives(Wedbush Securities)表示,55億美元損失相對輝達2.56兆美元市值(實時數據)較小,但長期而言,失去中國市場可能讓競爭對手如華為加速崛起。

技術與監管博弈

輝達自2022年起因應美國出口管制,陸續推出A800、H800與H20等中國專用晶片,試圖在法規邊緣維持市場份額。然而,DeepSeek利用H20開發的R1模型以低成本挑戰全球AI市場,引發美國兩黨議員對管制漏洞的關注。新限制要求輝達與AMD的MI308晶片均需出口許可,實際上形同禁售。路透社援引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,華為與Cambricon的國產晶片雖在性能與軟體成熟度落後,但H20斷供可能加速中國自研進程。

TMN 編輯部解析

輝達H20晶片管制是美中科技戰與AI競賽的縮影。國際貨幣基金(IMF)2024年報告顯示,全球科技供應鏈因地緣政治分裂,2025年成本預計上升8%。輝達2024年對華銷售占比從2022年的26%降至13%,反映管制對其業務的持續壓力。實時數據顯示,輝達股價自3月高點119.5101美元下跌約15%,部分歸因於中國市場不確定性與DeepSeek R1的競爭壓力。

從財經視角看,輝達短期內將消化55億美元損失,但其AI晶片市場主導地位(2024年營收1305億美元,成長近1900%)提供緩衝。摩根士丹利分析師預測,輝達2026財年營收仍可達1600億美元,受益於美國與盟友的AI需求。然而,中國市場的長期流失可能使華為等競爭對手搶占份額,Gartner 2025年報告估計,中國AI晶片市場2027年將達450億美元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