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ysical Address
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
中信、台新、永豐、玉山4銀行宣布,悠遊聯名信用卡一年未自動加值將停權

4大銀行新政震撼!悠遊聯名信用卡一年未加值將停權

TMN 財經編輯部報導

大銀行推信用卡新政

2025年4月18日,中國信託、台新、永豐與玉山銀行宣布針對悠遊卡、一卡通及icash2.0聯名信用卡實施新政策:若持卡人一年以上未使用自動加值功能,信用卡到期後將不再續發具電子票證功能的卡片。此舉旨在降低銀行發卡成本,引發消費者與市場廣泛討論,凸顯銀行業在數位支付時代的財經策略調整。

新政背景與實施時程

悠遊卡等電子票證聯名信用卡因便利性深受消費者喜愛,但銀行每發一張卡需支付票證業者授權費,以悠遊卡為例,每張50元,累計成本高昂。中國信託作為國內最大發卡行,率先於2024年10月宣布新政,自2025年1月1日起,若聯名信用卡一年未自動加值,到期後僅續發一般信用卡。台新銀行自2025年2月10日起跟進,永豐與玉山銀行則於7月1日實施,顯示銀行業集體應對成本壓力的趨勢。

消費者影響與應對

新政對習慣使用聯名信用卡搭乘捷運或消費的持卡人影響顯著。2024年悠遊卡交易額達新台幣2300億元,聯名信用卡占自動加值交易40%(悠遊卡公司數據)。若持卡人未及時加值,可能面臨卡片功能受限,需改用現金或另購票證。專家建議,消費者可定期設定小額自動加值(例如每月100元),以維持卡片功能,或轉向支援行動支付的數位錢包,如LINE Pay或Apple Pay。

銀行成本控制與數位轉型

銀行新政反映數位支付環境的財經挑戰。金管會2024年報告顯示,台灣信用卡發行量達5100萬張,電子票證聯名卡占25%,但僅60%持卡人使用自動加值功能,導致銀行承擔高額閒置成本。中國信託2024年發卡成本約新台幣15億元,新政預計節省20%相關費用。同時,銀行加速推廣數位支付,台新與玉山2025年第一季計畫擴大行動支付優惠,鼓勵消費者從實體票證轉向數位平台。

TMN 編輯部解析

4大銀行的新政不僅是成本控制,更是數位金融轉型的縮影。政治上,藍綠對立(參見朱立倫批賴清德「獨裁」)未直接影響銀行政策,但經濟穩定需求促使銀行優化資源配置。財經層面,悠遊聯名信用卡停權反映銀行業應對數位支付競爭的策略轉變。Statista 2025年預測,台灣數位支付市場2027年將達新台幣1.2兆元,行動支付占比從2024年的45%升至60%。銀行透過新政削減成本,同時將資源轉向數位錢包與AI客服,預計2025年數位業務營收成長15%。
然而,新政可能影響消費者便利性,特別是對電子票證依賴度高的小額交易族群(2024年悠遊卡日均交易量達700萬筆)。銀行需平衡成本與客戶體驗,否則可能流失用戶至第三方支付平台,如街口支付(2024年市占率12%)。中長期看,數位支付的普及將推升金融科技需求,玉山與中信的數位轉型投資(2024年合計新台幣80億元)可望帶來穩定回報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