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TMN 財經編輯部報導
歐盟於2023年推出的《歐洲晶片法案》旨在提升半導體產業競爭力,但至今成效不彰。法案原計畫通過資金支持加速產業發展,卻因多數項目僅靠成員國單獨資助,且審批流程繁瑣,導致資金無法及時到位。相較於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快速進展,歐盟的步伐顯得滯後。荷蘭經濟部長Dirk Beljaarts指出,首輪法案未能實現重大目標,主因在於缺乏協調與效率,這促使9國聯盟於2025年啟動《晶片法案2.0》的修訂計畫。
由荷蘭、法國、德國、義大利、西班牙等9國組成的聯盟,計畫在2025年夏季前向歐盟委員會提交具體建議。新版法案強調更具選擇性與戰略性的資金分配,特別針對中小型企業的支持。Beljaarts表示,公私資金需協同運作,確保向下滲透效應,讓中小企業也能從中受益。與首輪法案不同,此次修訂旨在解決資金延宕問題,並優先支持具成長潛力的領域,以提升歐洲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地位。
首輪法案的低效直接影響企業布局。英特爾和Wolfspeed等公司原計畫在歐洲建設主要生產設施,但因審批拖延與經濟環境變化,投資進度被迫推遲。歐洲雖擁有ASML、ASM International等半導體設備製造巨頭,但在先進製程晶片生產上仍落後,僅有英特爾愛爾蘭廠具備此能力。其餘歐洲廠商多集中於成熟製程,難以滿足市場對尖端技術的需求。新法案希望通過加速資金到位,吸引更多企業投資先進製造。
歐洲在研發與半導體設備製造領域具備優勢,如荷蘭的ASML與德國的Carl Zeiss SMT等企業全球聞名。隨著對先進設備需求的增長,這些製造商正敦促歐盟啟動第二輪資金計畫,以支持技術升級與產能擴張。Beljaarts強調,新法案將更具策略性,優先資助能提升整體產業鏈競爭力的項目。這不僅回應企業需求,也旨在彌補歐洲在晶片製造端的短板,強化全球市場競爭力。
《歐盟晶片法案2.0》的推出,顯示歐洲決心扭轉半導體產業的落後局面。首輪法案的失敗暴露了資金分配與行政效率的缺陷,而新版計畫則試圖通過策略性調整迎頭趕上。TMN編輯部認為,若9國聯盟能有效協調並加速資金落地,歐洲有望在設備製造優勢外,逐步補強晶片生產能力。然而,面對美國與亞洲的激烈競爭,新法案的執行力將是成敗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