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TMN 財經編輯部報導
2025年3月19日,輝達(Nvidia, NVDA-US)執行長黃仁勳宣布,未來四年將投入數千億美元採購美國製晶片與電子產品。此舉回應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壓力,凸顯輝達調整供應鏈策略的決心。
據《金融時報》報導,黃仁勳表示:「未來四年,我們預計採購總值達5000億美元的電子產品,其中數千億美元將用於美國製造。」這筆巨額支出計畫不僅展現輝達的財力,也呼應川普「美國優先」政策。黃仁勳強調,美國供應鏈的擴張將強化企業韌性,應對全球變局。
近年,輝達與蘋果(AAPL-US)高度依賴台積電(TSM-US, 2330-TW)台灣晶圓廠,卻面臨多重挑戰:共軍威脅升溫、川普加徵關稅,以及台灣地震風險。黃仁勳坦言,若台灣生產受阻「會令人不安」,但他認為分散供應鏈至美國可降低衝擊。此計畫與蘋果等科技巨頭的本土投資趨勢一致。
黃仁勳指出,輝達已在美國建立生產能力,確保供應鏈多元化。他表示:「最重要的是做好準備。即使台灣出現災難,我們仍有應對方案。」此舉不僅因應關稅成本,也為長期穩定性布局,顯示輝達對美國製造的信心與承諾。
川普關稅政策波及全球,科技業被迫重塑供應鏈。輝達此計畫可能帶動美國半導體產業復甦,創造就業與技術升級。然而,數千億美元採購是否全數實現,仍取決於美國產能擴張速度與成本競爭力。
輝達美國投資計畫是對關稅與地緣風險的雙重應對,展現黃仁勳的前瞻佈局。TMN認為,短期內此舉提振美國晶片股信心,長期則需觀察產能落地與台積電角色的變化。投資人應關注輝達供應鏈轉移進度與成本影響,若美國製造成本可控,輝達競爭力將進一步鞏固,反之則可能壓縮利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