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TMN 財經編輯部報導
2025年4月7日,美國川普關稅政策引發全球市場震盪,台股開盤即遭遇史詩級崩跌,加權指數暴跌2067點,跌幅達10%,創下單日最大跌幅紀錄。截至中午12點半,成交量僅1300億元,遠低於正常水準,超過千檔股票跌停且賣壓無法宣洩。市場流動性萎縮導致「多殺多」現象,投資者擔憂賣不掉的股票將引發融資斷頭危機,恐進一步加劇系統性風險。
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中午接受採訪時表示,台股目前整體融資維持率約152%,經今日10%跌幅後已降至140%。若4月8日再下跌8%以上,整體維持率將跌破130%,券商將對融資戶發出大規模追繳令。他形容此規模為「萬箭齊發」,具體數量難估,但若投資者在兩日內未補足擔保品,最快4月10日將面臨券商強制賣出股票的「斷頭」風險。黎方國警告,今日成交量低迷顯示賣壓無法消化,融資減幅難達200億元,市場恐慌情緒正迅速升溫。
資深證券分析師許博傑指出,今日期貨大台成交量僅1275口,遠低於過去日均十幾萬口的水平,顯示期貨市場同樣缺乏流動性。他預估,若明日再跌8%或觸及跌停,斷頭賣壓將全面顯現,多數股票難逃系統性拋售。許博傑認為,今日並非抄底時機,需待台股成交量回升至5000億元以上,才能逐步化解流動性危機。他預測,若再跌兩根停板,市場量能或將回穩,但短期內投資者仍需謹慎。
面對融資維持率下滑,黎方國建議投資者切勿採取「攤平」策略,因跌停個股明日可能繼續下挫,只會加重損失。他推薦轉向抗跌股票,如中華電信、台灣大哥大、遠傳等電信三雄,這些股票今日未觸及跌停,有助拉高整體擔保維持率,避免被券商無差別賣出。黎方國強調,若明日跌幅控制在5%以內,追繳令或暫緩發出,但市場走勢仍取決於賣壓能否有效釋放。
川普關稅政策引發的台股崩跌,不僅是短期市場恐慌,更暴露台灣金融市場對外部衝擊的脆弱性。根據台灣證交所2024年年度報告,台股融資餘額占總市值比重約5%,高於亞洲平均水準,顯示槓桿操作普遍。此次跌幅若持續,融資斷頭將放大賣壓,加劇流動性危機。國際清算銀行(BIS)2024年12月數據顯示,全球股市槓桿交易比例自疫情後上升15%,台灣尤為明顯,凸顯系統性風險隱憂。
從財經趨勢看,關稅衝擊將壓縮台灣出口導向企業獲利,尤其是科技與製造業。台經院預估,若關稅效應延燒,2025年台灣GDP成長率可能下修0.5個百分點。TMN編輯部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明日台股成交量,若低於2000億元,應減持高槓桿股票,轉向現金流穩健的公用事業類股,如台電或電信股。此外,監控外資動向,若淨賣超超過500億元,短期避險為上策。長期而言,分散投資至東南亞或內需市場,將有助抵禦全球貿易戰帶來的連鎖效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