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TMN 財經編輯部報導
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4月2日宣布對超過180個國家加徵對等關稅,標榜這是美國經濟的「新起點」,然而,對美國鞋業而言,這項政策卻掀起了一場供應鏈危機。
美國鞋業高度依賴亞洲供應鏈,根據美國鞋業批發和零售商協會(FDRA)的數據,超過90%的鞋類產品來自中國、越南、印尼等地。如今,這些國家無一倖免於川普政府的關稅清單。以往,鞋商能在關稅壓力下將生產線轉移至越南或印尼等「避風港」,但此輪政策將這些選項一併封堵。特別是越南,作為Nike鞋類50%產地的核心地區,其關稅稅率甚至高於中國,讓企業措手不及。
關稅消息一出,美國鞋業巨頭Nike的股價即刻下滑。路透社指出,Nike在越南的生產布局使其成為關稅衝擊的首要受害者。其他鞋類品牌如Adidas、Under Armour等同樣面臨成本上升壓力。市場分析認為,這不僅是短期股價波動,更可能長期削弱這些企業的全球競爭力。FDRA數據顯示,美國95%的鞋類交易都由其會員企業掌控,這意味著關稅影響幾乎覆蓋整個行業。
過去,美國鞋商曾考慮將工廠遷往柬埔寨、寮國或斯里蘭卡等新興市場,以規避關稅風險。然而,這次對等關稅擴及這些地區,讓企業的轉型計畫徹底泡湯。FDRA執行長Matt Priest在3月接受採訪時警告,關稅不僅無法刺激美國本土鞋業復甦,反而會因供應鏈斷裂削弱生產力。事實上,美國本土鞋類製造早已萎縮,難以承接如此龐大的市場需求。
關稅的最終代價往往轉嫁至消費者。2019年以來,美國鞋價已上漲25%,如今新一輪關稅勢必加劇這一趨勢。FDRA指出,美國人對鞋類的需求穩定,但價格持續攀升可能壓抑消費意願。美國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3月的調查顯示,消費者對未來六個月的信心跌至12年低點,顯示關稅政策已間接影響民眾的經濟預期。
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看似旨在保護美國經濟,卻可能為鞋業帶來毀滅性打擊。根據國際貿易中心(ITC)2024年報告,亞洲供應鏈占全球鞋類出口的78%,美國若切斷這一命脈,短期內難以找到替代方案。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Robert Kaplan預測,若關稅持續實施,美國鞋類零售價格在2025年底前可能再漲15%-20%,進一步侵蝕消費者購買力。
從更廣泛的財經趨勢看,這項政策反映了全球供應鏈去風險化的加速。企業可能被迫分散生產基地,但高昂的轉型成本與時間壓力將拖累利潤率。對比之下,歐洲品牌因依賴本地或近岸製造,受影響較小,這或將改變全球鞋業競爭格局。
TMN編輯部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Nike等鞋類巨頭的Q2財報,尤其是其毛利率與亞洲產能調整策略。若企業無法有效轉移成本,股價可能進一步承壓。同時,考慮增持受關稅影響較小的歐洲鞋類品牌股票,如德國的Birkenstock,其本土化生產模式或成避險選擇。長期來看,美國鞋業關稅的連鎖效應可能推高通膨預期,投資者應適時調整債券與大宗商品配置,以應對潛在市場波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