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ysical Address
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
美國施壓台積電與英特爾合作,半導體產業面臨政治壓力。

美國施壓台積電拯救英特爾?分析師警告此舉恐動搖台美關係

TMN 財經編輯部 報導

美國政府近日被指正施壓台積電(TSMC)與英特爾(Intel)組建合資企業,以促進美國本土半導體產業的發展。然而,這一動作遭到伯恩斯坦(Bernstein)半導體分析師 Stacy Rasgon 嚴厲批評,直指美國此舉形同「公然搶劫」,且可能對台美關係帶來負面影響。

台積電與英特爾合作計畫引發爭議

據《MarketWatch》報導,Rasgon 在最新的投資報告中指出,若台積電與英特爾建立合資企業,並將台積電的製程技術移轉給英特爾,這將是一項極不合理的決策。他強調,台積電作為全球最先進的晶圓代工廠,擁有無可取代的技術優勢,強迫其向英特爾讓步,將削弱台積電的競爭力。

Rasgon 進一步質疑,若英特爾的 18A 製程技術如其聲稱的那麼先進,為何仍需依賴台積電的技術?這不僅顯示英特爾自身的技術瓶頸,也反映出美國政府對半導體競爭力的憂慮。

美國干預恐影響台美關係

Rasgon 直言,「英特爾似乎已成為白宮的政治棋子」,這種政府干預市場的行為可能帶來嚴重後果。他警告,台灣長期以來是美國最重要的科技與戰略盟友,若美方強迫台積電做出不利自身競爭力的決策,可能會動搖台美之間的互信基礎。

此外,Rasgon 質疑:「這是胡蘿蔔還是大棒政策?亦或是公然搶劫(blatant stick-up)?」他認為,美國應該採取更具可行性的策略,例如透過補貼與誘因,鼓勵台積電擴大美國製造業務,而非試圖「拯救」英特爾。

台積電的選擇與美國半導體政策挑戰

美國近年來不斷推動「晶片法案」(CHIPS Act),希望重振本土半導體產業,然而,英特爾在技術發展與市場競爭中面臨挑戰,導致政府不得不尋求其他方法提升其競爭力。台積電在美國投資設廠已是重大讓步,若再進一步被迫提供技術支援,恐影響台灣自身的科技主權與經濟利益。


TMN 編輯部解析:半導體競爭與政治角力

📌 1. 美國試圖扶持本土企業,但台積電應謹慎應對

  • 美國希望減少對台灣半導體的依賴,但強迫技術移轉恐對台灣不利。
  • 台積電需要在保持競爭優勢與維護台美關係之間取得平衡。

📌 2. 英特爾能否真正翻身?

  • 若英特爾 18A 製程技術足夠強大,為何仍依賴台積電?
  • 英特爾是否能真正透過政府扶持恢復競爭力,仍待觀察。

📌 3. 台美科技合作未來發展

  • 美國若強行干預市場,恐影響台美貿易與科技合作。
  • 台積電可能透過更多美國投資換取技術自主性,而非被動讓步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