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ysical Address
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
美國對越南課46%關稅重擊台商,紡織與鞋業成本飆升10%

台商東南亞夢碎 美國關稅重擊越南46%掀危機

TMN 財經編輯部報導

美國總統川普祭出對等關稅,對東南亞國家揮下重刀,其中越南遭課46%高關稅,台商重鎮正面臨空前挑戰。


東南亞台商據點全線承壓

美國新一輪對等關稅瞄準東南亞,柬埔寨稅率高達49%,越南46%,泰國36%,這些地區正是台商近年轉移產線的熱點。紡織、鞋業、鋼鐵等產業深受影響,尤其越南作為台廠集中地,北越有525家電子與製鞋企業,中越聚焦鋼鐵,南越則涵蓋紡織與食品加工。越南染整廠業者透露,關稅推高上游成本至少10%,這部分負擔最終將轉嫁至消費者。


中小企業生存岌岌可危

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分析,台商中小企業規模有限,財務抗壓能力薄弱。一旦關稅導致虧損,資金鏈斷裂可能直接拖垮公司。他指出,美國此舉意在防堵中國「洗產地」,卻也無差別打擊台廠,難以帶來實質經濟利益。專家預估,若成本持續上升,部分中小型台廠恐難熬過這波衝擊。


供應鏈調整陷入困境

過去中美貿易戰促使台商遷廠東南亞,如今越南關稅衝擊讓避險策略失效。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坦言,目前幾乎無安全產地可選,台廠短期內難以擴大資本支出。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補充,企業需重新尋找原物料來源或生產基地,但轉移產線耗時費力,國際品牌如Nike(越南產鞋占50%)、Adidas(39%)與運動服飾零售商(40%)同樣受創,凸顯供應鏈調整的複雜性。


消費者成本上升隱憂

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不僅止於企業。越南紡織與製鞋產業鏈估計,原料與製造成本增加10%以上,部分企業可能轉向中國進口替代,甚至放棄越南產地。消費者最終將承擔更高的價格,尤其運動鞋與成衣類商品首當其衝。台廠若無法有效分散風險,市場競爭力將進一步受損。



TMN 編輯部解析

美國對越南課徵46%關稅,對台商的衝擊遠超單一產業,而是全球供應鏈重組的警訊。根據國際數據公司(IDC)2024年報告,越南占全球紡織與鞋類出口的12%,其中台資企業在當地製鞋與成衣產業的投資占比約30%。台灣經濟研究院2024年分析指出,若美國對東南亞的關稅全面實施,台灣GDP成長率可能減少1.5個百分點,顯示台商對越南的高度依賴已成為風險敞口。美國此舉旨在遏止中國「洗產地」,但台廠作為附帶損害,短期內難以找到替代方案。

從財經趨勢看,關稅加劇了供應鏈「去全球化」的步伐。國際貿易中心(ITC)數據顯示,2023年全球鞋類貿易額達1800億美元,東南亞占近40%,如今這一格局正面臨重塑。相較之下,日本與韓國企業因布局更分散,受影響較小,凸顯台商過度集中越南的策略隱患。歷史經驗也支持這一觀點:2018-2019年中美貿易戰期間,台廠遷廠東南亞後,短期成本上升約7%,顯示轉型並非無痛。

TMN建議投資者關注台廠在越南的應對策略,特別是財報中原料成本與出口訂單的變化。例如,若企業轉向中國進口原料,需留意其毛利率是否進一步壓縮。同時,可考慮分散投資至歐洲服飾品牌,如Zara母公司Inditex,其西班牙本地化生產在當前環境下更具韌性。長期而言,關稅壓力可能推高亞洲製造成本,投資者應監控美國PPI(生產者物價指數)數據,若上漲趨勢明顯,可適時增加抗通膨資產如黃金的配置,以對沖潛在風險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