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ysical Address
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
川普重返白宮簽署行政命令退出OECD稅收協議,阻礙對富豪與科技巨擘課稅

川普重掌白宮 全球富豪與科技巨擘稅計畫陷僵局

TMN 財經編輯部報導

川普重返白宮衝擊全球稅務

2025年4月20日,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三個月,簽署多項行政命令,除對等關稅政策引發全球波瀾外,更使全球對億萬富豪與跨國企業課稅的計畫陷入僵局。1月20日,川普上任首日即退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全球稅收協議,該協議由近140國簽署,旨在對年營收超7.5億歐元(約新台幣277億元)的跨國企業課徵15%最低稅率,影響亞馬遜、微軟、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及臉書母公司Meta等科技巨擘。

OECD稅收協議面臨崩潰

OECD協議分兩大支柱:第一支柱(Pillar 1)允許各國對跨國企業在其市場的利潤課稅,特別針對數位企業;第二支柱(Pillar 2)設定15%全球最低企業稅,約60國已實施,包括歐盟、英國、日本與巴西。川普2月21日發出警告,禁止對美國企業施加「歧視性或不成比例」的稅務或罰款,否則將面臨關稅報復,引發與盟友的數位服務稅(DST)爭端。法國2023年DST收入達7.8億歐元,英國年收8億英鎊,歐盟正考慮若與美談判破裂,將推廣區塊DST,恐加劇貿易緊張。

富豪稅計畫進展停滯

2024年G20巴西會議提出對全球超級富豪課徵2%最低稅,預估年收2000億至2500億美元(約新台幣6.5兆至8.1兆元),由法裔美籍經濟學家祖克曼(Gabriel Zucman)推動。拜登政府對此猶豫,川普作為億萬富豪與減稅擁護者,更不可能支持。祖克曼警告,若歐盟等國屈服於美國壓力,允許美企豁免,OECD協議恐告終結,影響低收入國家的稅收公平。2024年聯合國大會通過國際稅務合作框架,試圖取代OECD主導,但川普政策使進展受阻。

地緣政治與財經影響

川普的稅收退出與關稅威脅加劇全球財經不確定性。彭博社分析,OECD協議若崩潰,全球稅收損失可達320億美元,且數位稅爭端可能引發貿易戰。2025年第一季,布蘭特原油價格因地緣緊張升至92美元/桶(實時數據),歐洲Stoxx 600指數波動加劇。川普的「美國優先」政策保護科技巨擘,但可能促使歐盟與亞洲國家加速自主稅務改革,長期削弱美國影響力。

TMN 編輯部解析

川普退出OECD稅收協議並威脅關稅,凸顯政治與財經的複雜博弈。政治上,川普利用「美國優先」鞏固國內支持,轉移對關稅爭議的批評(參見賴清德880億元農漁對策)。退出協議保護科技巨擘與富豪,迎合共和黨選民,但與盟友的分歧恐削弱美國在G20與聯合國的稅務影響力。財經層面,協議崩潰使低收入國家損失稅收,McKinsey 2025年報告估計,全球企業稅收公平化若失敗,發展中國家年損失可達500億美元。
美國企業短期受益,Alphabet與Meta的2025年稅務成本預計降低5%(Statista數據)。但歐盟若推DST,美國科技股可能面臨報復壓力,納斯達克指數4月波動率升3%。長期看,數位稅與關稅爭端將推升通脹,Gartner預測2027年全球貿易成本增8%。企業需分散市場布局,投資者可關注數位轉型與新興市場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