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ysical Address
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
美國關稅政策導致股市暴跌

美國關稅衝擊全球市場 美股暴跌揭示經濟隱

TMN 財經編輯部報導

股市連續重挫,道瓊暴跌逾2200點

2025年4月4日,美國金融市場迎來一場劇烈震盪,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單日下跌2231點,跌幅達5.5%,創下近年來罕見的單日跌幅。標普500指數下跌322點,跌幅近6%,收於5074點,抹去了過去一年多的漲幅,回到2024年2月的水平。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963點,跌幅5.8%,正式進入熊市,距離近期高點下跌超過20%。這場暴跌由美國總統川普週三宣布的高關稅政策引發,市場對全球貿易戰的擔憂加劇,導致投資者信心崩潰。此次下跌使標普500市值蒸發2.7兆美元,顯示市場對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。

關稅政策引發經濟擔憂,聯準會主席示警

川普政府宣布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徵收10%的普遍關稅,並對近90個國家實施「對等關稅」,此舉震驚市場。聯準會主席鮑爾在4月5日於維吉尼亞州阿靈頓的演講中表示,這一關稅規模超出預期,將帶來更高的通膨壓力並減緩經濟成長。他指出,關稅的不確定性已推升市場波動,企業可能因成本上升而減少投資,消費者則面臨更高的商品價格。經濟學家普遍下調美國今年經濟成長預測,瑞銀全球財富管理首席投資官馬切利警告,若關稅在未來三到六個月內未緩解,美國可能陷入衰退。

科技股首當其衝,中國反制加劇緊張局勢

科技股在本週暴跌中尤為脆弱,因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及北京的反制措施威脅高科技產業鏈。Wedbush證券分析師艾夫斯表示,關稅可能使美國科技業倒退十年,而中國則趁勢加速發展。4月5日,中國商務部宣布自4月10日起對所有美國商品徵收34%關稅,並收緊稀土元素出口限制,同時對27家美國企業實施貿易制裁。這些舉措使中美貿易戰升級,分析機構Capital Economics認為,短期內達成貿易協議的可能性極低,對全球供應鏈構成進一步壓力。

國際市場同步下挫,投資者財富大幅縮水

美國股市的崩盤效應波及全球。亞洲市場方面,東京日經225指數下跌2.8%,南韓Kospi指數下跌0.9%。歐洲市場同樣受挫,德國DAX指數下跌2%,法國CAC 40指數下跌1.6%,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1.7%。這場連續兩天的暴跌是自2020年3月疫情初期以來最嚴重的兩日跌幅,全球投資者財富損失數兆美元。LPL Financial首席技術策略師Turnquist指出,標普500單日跌幅超過4%的情況在過去25年中僅出現38次,顯示此次市場震盪的罕見性。

美國經濟成長預測下調,通膨壓力上升

經濟學家警告,關稅將推升美國通膨,削弱消費者支出,後者佔美國經濟活動的三分之二以上。企業因進口稅成本上升,可能將部分負擔轉嫁給消費者,導致電子產品、家電、汽車等價格上漲。非黨派研究機構Tax Foundation估計,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可能使美國家庭今年多支出1900美元。瑞銀經濟學家已將美國今年經濟成長預測下調至低於1%,並預期貿易談判需時數月,關稅快速撤回的可能性不大。

TMN 編輯部解析

美國關稅政策引發的市場動盪不僅是短期震盪,更揭示了全球經濟格局的深層裂痕。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2024年10月發布的《世界經濟展望》,全球貿易量成長率已從疫情前的4%降至2.5%,若貿易戰持續升級,可能進一步壓縮至2%以下。中美之間的關稅對峙將加劇供應鏈重組壓力,尤其對依賴中國稀土的高科技產業影響深遠。摩根士丹利2025年3月報告指出,稀土出口限制可能使美國電動車電池成本上升15%-20%,進而削弱特斯拉等企業的競爭力。

從更廣泛的財經趨勢看,這場危機凸顯美國經濟對貿易政策的敏感性,以及全球化退潮下的新挑戰。TMN編輯部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美國PPI(生產者物價指數)數據,該指標能反映關稅對企業成本的直接影響。若PPI在未來三個月內持續上升,顯示通膨壓力加劇,投資者可考慮增加抗通膨資產(如黃金或通膨保值債券)的配置比例。同時,科技股投資應謹慎,可聚焦具備本土供應鏈優勢的企業,如英特爾,避開過度依賴進口原料的公司。這場貿易戰的長期影響尚不明朗,但短期內謹慎調整投資組合將是明智之舉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